茶在中国经过漫长的发展,历代茶人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茶类,按原料采摘季节分为春茶、夏茶、秋茶和冬茶;按茶叶成品的聚合状态分为散茶、紧压茶、末茶;按茶叶干茶的具体形状分为扁形茶、针形茶、片形茶、圆形茶、雀形茶等;按茶树生长的自然生态环境分为高山茶、平地茶、有机茶等。
茶中古董—普洱茶
普洱茶,由于具备陈放年代越久越香的茶性,因此被称为古董茶。
普洱茶产自云南澜沧江东西两岸分布的凤庆、临沧、双江、永德、勐海、思茅、景洪等县市。
关于普洱茶的名字有一个传说。相传7世纪左右,古代南诏国所辖的思茅和西双版纳一代发生了大型瘟疫,一时间哀鸿遍野、百姓死伤无数。普贤菩萨为解救苍生而化身老农,到山间采摘绿叶供百姓煮沸饮用,瘟疫竟不药而愈。当地老百姓为感念普贤恩德,从此广种大叶种茶,并因茶叶状似普贤之耳而将其命名为“普耳”;又因佛教中水代表慈悲。二者合并而称为“普洱”了。这一说,充分表明了当地百姓视茶为上天恩物感激、崇拜之情,带有强烈的神话色彩。
普洱茶是各类茶中最神奇的一族。普洱茶历史悠久,但多年来普洱茶一直被划分到黑茶中去,到底什么叫普洱茶,直到2003年3月1日云南省地方颁布的《普洱茶标准》才定义为:“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茅茶为原料,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。其外形色泽褐红。内质汤色红浓明亮,香气独特沉香,滋味醇厚甘甜,叶底褐红。”
1973年以前,普洱茶没有生、熟普洱之说,传统工艺的做法,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直接蒸压而成,大多为团、饼、砖、沱等,以便于储存、保质和运输,由于晒青新茶味涩微寒,当年饮用有伤脾胃,当地百姓大多习惯饮烤茶或将其存放数年后饮用,这样茶叶自然经历了“后熟”变化,形成了独特的陈质,在品饮时口感醇厚甘甜,陈香浓郁。在1973年,云南部分普洱茶生产厂家经过多年摸索,逐渐认识了普洱茶后熟陈化对其品质转变的影响,开始生产经过人工后发酵陈化工艺的所谓“熟普洱茶”,熟普洱茶生产出后具有传统工艺生产出的“生普洱茶”陈放多年后的口感、即刻饮用,满足了现代人急功近利的需要。现在我们讲普洱茶,一般多指熟普洱茶,实际上,真正的好茶人还是喜欢品饮传统工艺生产的至少经过8—10年存放的生普洱茶,只是现代人没有那么多的耐心罢了。
普洱茶历来被认为是具有保健功效的饮料,现经国内外有关专家的临床研究试验证明,普洱茶在溶解脂肪、减肥健美、杀菌消炎、降低胆固醇和抗癌方面具有比其他茶类更好的效果。因此普洱茶又有“美容茶”、“减肥茶”、“益寿茶”和“信息时代茶”之美称。
根据普洱茶选料和加工的外形的不同,比较传统的普洱茶有七子饼茶,普洱沱茶,普洱砖(方)茶,竹筒香茶,宫廷普洱茶和勐海女儿茶。
选购普洱茶要看品茶人的爱好和口味,首先是选择“生普”还是“熟普”。对于一般品茶者来讲,选择熟普是第一选择,
选购普洱茶要看品茶人的爱好和口味,首先是选择“生普”还是“熟普”。对于一般品茶者来讲,选择熟普是第一选择,云南勐海茶厂生产的“大益”牌“7572”七子饼最具代表性,357克/片,它采用金毫细茶撒面青壮茶菁为里茶,发酵适度,茶品色泽褐红,滋味醇厚,汤色红亮,综合品质高,为大众所推崇,被市场誉为“评判普洱熟茶(普饼)品质的标准产品”。“7542”是评判生普的标准,它是女士减肥的最佳选择,新生普喝起来非常霸道,汤色橘黄,随着时间对它的不断陈化,汤色逐渐变得金黄到玫瑰红,这茶就相当好喝啦。”。有条件者可以选择更高档饼茶,如“勐海之星”等。在对普洱茶有了感性认识之后,可以再去体会“生普”的自然陈化后特有的清悠淡雅而多变的荷香、兰香、樟香和青香。
在冲泡品饮普洱茶时,除要体会茶的色、香、味、韵外,要特别注意普洱茶特有的陈香滋味,一般宜用滚沸的开水在宜兴紫砂壶中冲泡。在办公室宜用飘逸杯冲泡。初饮者不宜太浓,4克为宜,一般可以冲泡20余道,待逐步体会到普洱的陈香之韵味后,可以自由发挥了。
评论